当前位置:万里文学>女频小说>福乐翁主> 第125章 两全其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5章 两全其美(1 / 2)

声音里带着震怒,凌厉的决绝。“高懈无能,废去总管一职。念在多年伴驾,无有大错。逐出宫外,永不录用。”

主仆最好的结局,就是永不再见。

要是高懈再贪心一点,不是人头落地的五马分尸也是一杯鸩酒的毒发身亡的赐个全尸的体面。

他不敢在揣测帝心的自作主张,阅尽浮沉的昨日去天地新的感慨。长凝望后,才一顿道:“奴才谢恩。”

忘了分寸,是大忌。

蔺嵘不再坐轿子,徒步往昭宁宫去。还未到宫门,就已经听到古瑟声声绕梁,他不免加快了脚步。

樊岑老高兴地迎帝入宫,脸上的皱纹笑着显出了几条岁月纹。“陛……”

蔺嵘转头让人噤声,樊岑才忍住了禀报。半蹲地回礼给陛下的一眼直视,等陛下回了头往前走。

她才心里一道委屈,替皇后娘娘委屈。宫里头,纳谁不好。就是谁都成啊,为何是太子殿下看中的太子妃。

樊岑也是瞧不起她,一个好好的太子妃不当,非要狐媚祸主当妖妃。

梁家是看城门的,果然眼皮子浅。本来官小的娘家在朝堂上就为不了太子殿下说几句好话,要不是是皇商梁氏的独女一脉单传,哪会有她梁墨今日在昭宁宫奏瑟。

弦外知音,弹得锦瑟太过于哀婉,世间怎么可以有如此的悲凉的音乐。

她横瑟于膝前,双手并弹着。二十五丝弦系于木枘,每根弦下有可移动的调音柱,底部两端有共鸣窗。

只一瞬的一照面,入眼恰生情愫。便引有心人“丝弦易腐,筝娘不如赐银弦瑟如何?”

江意筝嘴上笑着乐呵地道“陛下赐二十五弦瑟,可是千越的好福气。”

还在弹瑟的梁墨一时弹错,还断了弦。“梁姑娘,还不快来谢恩?”

她还是大度了点,断弦是称妻子死了。在皇帝面前是有意当续弦是啊,好个断弦啊,妙啊!

她已经唱哑,抱着断弦的锦瑟守在昭宁宫的幽寂中。终于感受到害怕,咬碎牙的故意胆怯“承蒙陛下与娘娘青眼,臣女乐音不佳,请赐一死。”

见太子殿下抱着琴来,任存一些从未放弃。

他给她站起来的理由“梁千越,太后宫中缺个乐人,难得是个实心的,就入宫为奴。”

说是太后宫中缺个解闷逗乐的,还不是借着孝心之举来宽恕着梁墨的大不敬死罪。

他不曾亲口说爱过,言语间全是偏向她。江意筝仁慈一刻,争不了爱他的资格。

被爱的才会肆无忌惮,昭宁宫还是会看到正妻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后来者居上,相爱的限定就可以歌颂爱情的高昂。

一个三品淑人说废就废,还不是晚年凄苦失去诰命。她梁墨就算是再会鼓瑟,也定不会同帝琴瑟和鸣。

余温唤醒了江意筝,是蔺嵘牵着发妻的手。她竟一愣,稍后就很快的反应过来。心头有只冲撞的鹿,在脸上脂粉盖不住的红晕。

“筝娘,朕砍了宫里的花啊树啊,你以后闻不到花粉刺鼻了。”

满满的四季,宫中再没了花会了。

江意筝心里又踏实多了,难免对陛下多了几分真心。喃喃着“陛下,有您真好。”她坐在了凤椅上,而陛下当然是坐龙椅啦。

初见又重逢,他以为的她是恪守妇道的绝世佳人。却不知,是当了她儿子断情缘的好工具。真好!人各有志!

斜抱着瑟,衫下露出手腕间的白皙,梁墨很是难平和:“太子殿下安,臣女告退!”“甚幸。”梁墨不知道是真心还是恭维的,他还是擦肩而过留得一句甚幸就打发了往日。

曾相识的相逢是如往常一样温和的,此番深情再见就是人伦之上的庶母。江意筝按耐不住的开心,卑劣不光彩是属于皇家的。“柏儿,杭儿今天回宫。你去把好东西给妹妹吧,”

好福气可不是太子和梁墨的,可是皇帝和梁千越的。就是让他意识到太子不好当,蔺柏早先一步认识的梁家姑娘如何,还是不是让父亲看上了。

哈哈!柏儿的非她不娶还是嫩了点,怎么敌的过多看几轮月升日落的容善。

江意筝一时懊恼,又改了口说“瞧着,梁姑娘去了昭康宫,还没好好没有送她一份像样的大礼。杭儿少弹琴,定是不喜。柏儿就把琴留在阿娘宫里,专心读书才好嘛。”

阿父也过问“他也到了成家立业的年纪,筝娘不防挑些家世上等模样周全的小姐给柏儿。”

他可是看见了柏儿抱琴而来的灼热心意,短短的惊鸿一面竟是有了付与唇间的甚幸。

让太子无愧于心,好过只是洒一腔热血才知抛头颅的易首。教他,美则美矣,却不是牡丹红。

“瑟和琴给了一个小户女还是太荣耀,兰幽不是近日发觉宫中郁闷,千越就不必往昭康宫扰了皇太后清修。赐为正六品贵人,封号为瑟。领着皇后恩典的银弦瑟住到兰幽宫中吧,太子觉得瑟字为梁氏封号如何?”梁墨,字千越。宫中贵人,封号为瑟,赐银弦瑟一把,居谆澧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再美好的时光还是难得两心同,他殷勤地为父皇夹菜,指尖已经微冷“儿臣不敢妄议庶母,只是讲出对瑟的见解。父皇觉得瑟是乐器,形状相古琴。琴瑟和鸣是称赞夫妻情深,单为瑟没有琴是凄凉。”

蔺嵘拿去锦丝擦嘴,筝娘也很满意太子的回答。宫中的花都摘了,皇帝只为博皇后一笑。

琢磨不透的皇帝又是突然叹气,皇后轻拍了背。蔺嵘舒服一点,相依相伴的始终是梓潼。

吃饱了就困意来袭,谈起了“皇姐家的姑娘,性子娴淑,品行端庄。又是先君常诏入宫同皇子公主长大的,朕问皇后,该不该嘉赏宗女。”

皇后脑袋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万里文学